金砖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当地时间7月6日至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本次会晤主题设定为“加强全球南方合作,促进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治理”。
“此次领导人会晤是新成员印度尼西亚和10个伙伴国加入金砖国家后举行的首次峰会,可以看作金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王友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此次会晤取得丰硕成果,“大金砖合作”的规模效应和国际影响力有望加速显现。
据新华社报道,7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里约热内卢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第一阶段会议,就“和平与安全、全球治理改革”议题发表讲话。李强强调,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应当坚持独立自主,展现责任担当,在凝聚共识、汇聚合力方面拿出更大作为,努力成为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先锋力量。要坚守道义,维护世界和平安宁。推动以和平手段化解争端,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探索治本之策。
李强在讲话中强调,金砖国家要聚焦发展,壮大经济增长动能。积极引领发展合作,挖掘新兴领域增长潜力。他宣布,今年中方将建立中国-金砖国家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还将设立金砖国家新工业“金鹭”卓越奖学金,帮助金砖国家培养工业、通信等领域人才。
对此,王友明表示,建立中国-金砖国家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等一系列务实举措,体现了中国高度重视、积极引领和参与金砖机制建设。中国通过率先提出并落实一系列倡议,共享自身经验和技术,与金砖国家共同迈向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在复旦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杰进看来,中国与金砖国家的务实合作将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持续推动全球南方深化合作。
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7月6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发表里约热内卢宣言。宣言表示,金砖国家重申对金砖精神的承诺,在历年峰会成果基础上,将在扩大后的金砖机制下进一步加强合作,重点围绕政治与安全、经济与金融、文化与人文三大支柱展开。各方将通过促进和平、推动构建更具代表性和公平性的国际秩序、重振和改革多边体系、推动可持续发展与包容性增长,进一步深化战略伙伴关系,造福各国人民。
宣言指出,当前全球贸易限制行动激增,无论是通过不加区别地提高关税和非关税措施,还是以环境目标为幌子的保护主义,均可能进一步削弱全球贸易,扰乱全球供应链,给国际经贸活动带来不确定性,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前景。金砖国家谴责一切违反国际法的单边强制性措施,反对任何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方面制裁。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副秘书长牛海彬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次会晤再次重申了金砖国家在国际秩序中的重要性,特别是维持了金砖机制创建的初心,即提升全球南方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此外,会晤全面强调了金砖机制的功能,再次确认合作围绕三大支柱展开。未来,金砖国家仍是国际秩序中创造多边合作、推动多边主义的重要力量。
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冲突不断、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势头愈演愈烈,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王友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次会晤发出了一致反对单边主义、维护多边主义的声音。会晤期间开展的双边会谈,体现了金砖国家实施贸易多元化战略、减少对一些西方大国依赖的决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晤强调加强贸易本币化力度。王友明称,不断扩容的“大金砖”总人口已然占据世界半壁江山,经济总量约占全球三成,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是超过50%。金砖国家实施贸易多元化战略,加大本币贸易力度,切实巩固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将推动全球真正实现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的目标。
牛海彬也表示,加强国际金融体系韧性是此次会晤的亮点。可以预见,全球南方国家推动贸易和金融合作、推动贸易结算本币化的合作趋势会延续下去。
宣言还就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合作、全球卫生合作、能源转型、人文交流、和平利用外太空等议题,表达了金砖国家的一致立场。
“当前,人工智能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是决定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深刻重组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人工智能的前沿阵地,谁就掌握了未来。”王友明分析,在人工智能方面,全球南方国家和发达国家存在技术鸿沟。此次会晤期间各方探讨了人工智能标准,强调人工智能的可及性、普惠性和安全性,这为未来全球南方围绕人工智能深化合作奠定了基础。
包括能源转型、绿色经济等在内的气候变化议题是金砖正式成员国和伙伴国容易达成共识的领域。在牛海彬看来,当前,全球南方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存在技术和资金挑战。然而,发达国家对于气候融资和绿色技术转移的相关承诺并未兑现。此次会晤强调发达国家的义务,这对于全球南方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进展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当前一些西方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议程方面的退步,将促使金砖国家未来在此领域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中国全方位引领金砖合作
中国在金砖机制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牛海彬称,中国作为金砖机制的创始成员国,一贯支持金砖国家的机制建设。新开发银行是首个由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创立并主导的多边开发机构,为金砖国家的合作提供了切实的帮助和支持。而且,中国一贯支持金砖机制的扩员,提升金砖机制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性,将金砖机制定义为全球南方的第一方阵,也就是全球南方参与国际事务的最重要平台。这也得到其他金砖成员的响应和支持。因此,第十六次金砖国家峰会和第十七次金砖国家峰会都将金砖国家和全球南方密切联系在一起。此外,中国为金砖合作提供了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公共产品,包括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金砖国家工业能力中国中心等,为金砖国家提供资源,促进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等搭建了平台。
牛海彬进一步强调,中国全方位引领金砖国家的合作。未来,在全球南方实现现代化、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方面,中国可以凭借技术优势做出更多贡献,帮助全球南方国家开展能力建设。
在朱杰进看来,金砖机制创建的初心和使命是推动全球治理改革。在经济金融体系改革、创办新开发银行、创办金砖应急储备安排等方面,中国都发挥了很大作用。此次会晤期间,进一步推动新开发银行发挥更大作用,是其中重要的务实成果。支持应急储备安排的条约修改,提高灵活性和有效性,也取得了务实进展。此外,关于跨境支付系统方面的持续讨论,也有望在未来提升金砖国家支付系统的互操作性。依托更加高效、低成本、安全的跨境支付系统,支持金砖国家的贸易和投资。
王友明则指出,未来,中方提出的建设“和平金砖”“创新金砖”“绿色金砖”“公正金砖”“人文金砖”,将对金砖国家合作继续发挥纲领性的指导作用。中方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将继续推动金砖合作迈上新的台阶。
配资服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